导航栏目
新闻动态

长安大学赵周桥课题组搭建抗疫“赵州桥”

2022年01月13日 10:54  点击:[]

202112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长安大学的平静。校园封闭,停止线上教学,全校师生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或制动隔离,一度形势复杂严峻,校园防控任务艰巨。

紧要关头,在四位一体的专班指导下,学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教育部的指导,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全力以赴保护师生健康安全,打响了一场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由于西安疫情多点爆发,起初抗疫工作人手异常紧缺。疫情当前义不容辞,关键时候,大批的学生志愿者挺身而出,长大学子用自己的赤诚之心温暖了这个冬天,他们瞬变白衣使者,前往抗疫一线,在不同的志愿岗位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守护长大一方平安。其中不乏有长安大学赵周桥课题组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构筑了疫情防控的“赵州桥”,着力解决了师生“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加入抗疫志愿者行列的课题组成员有2021级博士研究生于翔、薛宇欣,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旭、2020级硕士研究生阿思儒和2021级硕士研究生陈鹏宇共五名学生,分别担任协助人员转运及核酸采样,楼内送餐的工作,其他学生由于BC类人员保持着制动状态。

对密接人员和校外解除健康监测人员的转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需要24h随时待命,哪怕是深夜的“号角”,也要火速出现在转运现场,于翔便是其中的一员,也是最早的一批志愿者。为防止人员聚集造成新的感染风险,学校采取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上门核酸检测的政策,于翔再一次积极投身其中,充分体现了“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支援精神!同为课题组一员的薛宇欣,不甘只在线上进行志愿工作,于110日也正式投入到核酸检测的队伍中。“我是一名运动健将,把我当作男生就好了!”,于是她便成为了上门核酸以来唯一一位跟着“跑楼”的女志愿者。

2021级博士研究生核酸志愿者薛宇欣、于翔

除了人员转运和核酸采样,确保全校制动学生三餐能够及时配送也是极其关键的一环。每天的餐食由食堂的工作人员准备完毕,经配送志愿者运送至各个宿舍楼,再由送餐志愿者送到每位同学的门口。本着“希望我们学校早日恢复平静”的初心,张旭、阿思儒、陈鹏宇也参与到了楼内送餐志愿者的行列中,除了送餐之外,还负责楼层内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与丢弃工作,为宿舍制动的同学们提供良好的隔离环境。

2021级硕士研究生送餐志愿者陈鹏宇

赵周桥课题组的五名学生只是志愿者们的一个缩影,在医护人员和更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校内抗疫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祖国各地的校友更是慷慨解囊,捐赠大量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为长大抗疫贡献力量。疫情之下的寒冬在慢慢散去,西安也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的目标,每一位长大人都看到了希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坚信终会取得胜利,春暖花开之日,便是疫情消散之时,西安加油,长安常安!


上一条:《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专刊”征稿通知 下一条:智慧桥梁实践育人团队举办研究生学术报告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