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全长36公里,总花费118亿元。杭州湾跨海大桥(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大桥的设计采用了浙江、上海、江苏的吴越文化理念。在桥型上,采用了西湖苏堤的形态,集交通、观光于一体。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形优美、生动活泼。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该平台在施工期间,将作为海上作业人员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测量、通信、海事监控平台。大桥建成后,这一海中平台则是一个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

